二维码.cn/搜一搜.cn/才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录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361

帖子

21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7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8: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茶录



  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臣蔡襄上进: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仅序。


上篇论茶


  色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香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味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碾茶 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

  盏。“凡欲点茶。先须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点茶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下篇论茶器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钅生],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后序

臣皇柏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后知福州,为掌书记窃去藏藁,不复能记。知怀安县樊纪购得之,遂以刊勒行于好事者,然多外谬。臣追念先帝顾遇之恩,揽本流涕,辄加正定,书之于石,以永其传。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361

帖子

21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8:32:39 | 只看该作者

茶录-明-张源


茶录-明-张源


  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诸《茶录》,得茶中三味。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濛、卢仝复起,不能易也。吴江顾全典题。



采茶

  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茶芽紫者为上,面皱者次之,团叶又次之,光面如筱叶者最下。彻夜无云,[氵邑]露采者为上,日中采者次之。阴雨中不宜采。产谷中者为上,竹者次之,烂石中者又次之,黄砂中者又次之。

造茶

  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

辨茶

  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优劣定乎始锅,清浊系乎末火。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那则甘,逆那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藏茶

  造茶始干,先盛旧盒中,外以纸封口。过三日,俟其性复,复以微火焙极干,待冷贮坛中。轻轻筑实,以箬衬紧。将花笋箬及纸数重封扎坛口,上以火煨砖冷定压之,置茶育中。切勿临风近火。临风易冷,近火先黄。

火候

  烹茶旨要,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轻声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过于文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过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

汤辨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不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

汤用老嫩

  蔡君谟汤用嫩而不用老,盖因古人制茶造则必碾,碾则必磨,磨则必罗,则茶为飘尘飞粉矣。于是和剂印作龙凤团,则见汤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时制茶,不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也。故日汤须五沸,茶奏三奇。

泡法

  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罐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用,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日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日中投。先汤后茶日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饮茶

  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日神,二客日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



  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如一纯香,不生不熟日清香,火候均停日兰香,雨前神具日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问香、此皆不正之气。



  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红昏,俱不入品。雪涛为上,翠涛为中,黄涛为下。新泉活火,煮茗玄工,玉茗冰涛,当杯绝枝。



  味以甘润为上,苦涩为下。

点染失真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如水中着咸,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

茶变不可用

  茶始造则青翠,收藏不法,一变至绿,再变至黄,三变至黑,四变至白。食之则寒胃。甚至瘠气成积。

品泉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井水不宜茶

  茶经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无泉水。惟当多积梅雨,其味甘和,乃长养万物之水。雪水虽清,性感重阴,寒人脾胃,不宜多积。

贮水

  贮水瓮须置阴庭中,覆以纱帛,使承星露之气,则英灵不散,神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曝于日下,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饮茶惟贵乎茶鲜水灵,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

茶具

  桑苎翁煮茶用银瓢,谓过于奢侈。后用瓷器,又不能持久。卒归于银。愚意银者宜贮朱楼华屋,若山斋茅舍,惟用锡瓢,亦无损于香、色、味也。但铜铁忌之。

茶盏

  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

拭盏布

  饮茶前后,俱用细麻布拭盏,其他易秽,不宜用。

分茶盒

  以锡为之。从大坛中分用,用尽再取。

茶道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361

帖子

21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8:33:58 | 只看该作者

茶录 明 冯时可辑


茶录-明-冯时可

  
  茶,一名梗,又名蔎,名茗,名荈。槚,苦茶也。蔎则西蜀语,茗则晚取者。《本草》:荈甘槚苦。羽《经》则称槚甘荈苦。茶尊为经,自陆羽始,羽《经》称,茶味至寒,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若采造得宜,便与醍醐甘露抗衡。故知茶全贵采造。苏州茶饮遍天下,专以揉造胜耳。徽郡向无茶,近出松罗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罗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罗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松郡佘山,亦有茶与天池无异,顾采造不如。近有比丘来,以虎丘法制之,味与松萝等。老衲亟逐之曰,无为此山开膻径而置火坑,盖佛以名为五欲之一,名媒利、利媒祸,物且难容,况人乎。
  鸿渐伎俩磊块,著是《茶经》,盖以逃名也。示人以处其小,无志于大也。意亦与韩康市药事相同,不知者,乃谓其宿名。夫羽恶用名,彼用名者,且经六经,而经茶乎。张步兵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夫一杯酒之可以逃名也,又恶知一杯茶之欲以逃名也。
  芘莉,一曰筤篣,茶笼也。牺木,勺也,瓢也。永嘉中,余姚人虞洪人瀑布山采茗,遇一修真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故知神仙之贵茶久矣。
  《茶经》用水,以山为上,江为中,井为下。山勿太高,勿多石,勿太荒远。盖潜龙巨虺所蓄毒多于斯也。又其瀑涌湍激者,气最悍,食之令颈疾,惠泉最宜人,无前患耳。
  江水取去人远者,并取汲多者,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过此,水老不可食也。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皆《茶经》中语。大抵畜水恶其停,煮水恶其老,皆于阴阳不适,故不宜人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本本才能·88cn.cn ( 赣ICP备15005731号-1

GMT+8, 2024-12-22 19:42 , Processed in 0.10866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