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光东村村民李龙植家
光东村村容整洁,道路两旁鲜花盛开。“黑白灰、淡素雅”,一排排村舍,展现了朝鲜民居的鲜明特色。习近平走进70岁的村民李龙植家。 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锅台、炕面形成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既好烧、又卫生。 按照朝鲜族习俗,习近平脱鞋走进屋里,察看主人的生活起居情况。随后,盘腿而坐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习近平说,这是他第一次到朝鲜族聚居区考察调研。当得知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习近平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习近平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背景知识1:朝鲜族住房习俗 朝鲜族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资料来自中国网) 背景知识2:“厕所革命”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到了夏天臭气冲天、蝇蛆成群,这是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厕所的真实写照。中国农村环境改善涉及厕所卫生、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厕所条件是不少农村民众最希望解决的事情。 多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厕所状况。上个世纪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两管五改”里面就有改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将改厕工作纳入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决定,在广大农村掀起一场“厕所革命”。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表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资料来自新华社)
|